從恐懼到無懼

一年前的夏天,我們在美東臺灣人夏令會正式介紹了 KITA,今年我們很榮幸能夠回到美東臺灣人夏令會,分享了我們訪談三位前輩的幾個口述歷史紀錄片段。

七月五日在賓州西徹斯特大學,Meng 和 Sabrina 帶領了一場工作坊《從恐懼到無懼 —  從臺灣學生和第一代移民的故事中尋找跨世代韌性》,我們的目的是:激發你內在的韌性。

從一九四零到一九九零年代,臺灣的運動者把中國國民黨威權政體打壓民權和政治迫害帶來的恐懼轉化為勇敢且充滿創意的行動。

這場工作坊的參與者搶先看了幾段口述歷史訪談的片段,故事包括在聯合國總部門外和威廉波特世界少棒錦標賽會場組織了直接且有影嚮力行動的王博文前輩,在國民黨的監控和威嚇之下仍然堅定地進行草根組織運動的高龍榮博士,以及透過藝術行動來為臺灣倡議的莊秋芬博士。

「我非常感謝博文、Monica 和 Mark 願意和我們分享這些重要的人生經歷。」Sabrina 說:「在這間小教室,跟幾位前輩一起在環繞教室的六台電視上看著前輩話當年的影片 — 前輩的回憶,我們的集體記憶 — 這是很特別又很有力量的一個下午。」

6分40秒看威廉波特臺獨空軍

2025年美東夏令會的主辦方說:「從『黑名單』的故事中,我們深刻體會到臺灣今日的民主自由,是無數人經歷犧牲與壓迫後艱辛爭取而來的成果。那些曾經被迫離鄉背井、無法回家的日子,不僅是一段歷史,更是對我們當代的一種提醒——民主不是理所當然,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共同守護與珍惜的價值。

演講現場有幾位長輩受訪者,眼眶泛紅看著自己的故事。他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讓我們看到歷史的重量,也讓這段記憶不被遺忘。而在一旁聆聽的年輕世代,無不動容,靜靜地感受那跨越世代的情感與責任。

這場交流不只是認識歷史,更讓我們明白,唯有記住過去,才能走向更堅定的未來。」

工作坊的參與者和彼此聊起自己如何和自己的傳統或自己內在的力量連結,以及現在將採取什麼行動來加強與個人價值觀、身份認同以及傳統的聯繫。

「韌性,就是從困境中恢復過來。」KITA 的財務主任 Meng 說道,「我們常說『身為臺灣人本身就是一件很政治的事情』,這確實凸顯了與我們身分認同息息相關的逆境。但在這同時我們也要記得,韌性也是身為臺灣人強大而自然的一部分!我們今天聽到的三位前輩的故事,不僅僅是歷史課;它們就像一面鏡子,向我們展現了我們臺灣人社群之中自身的力量和韌性,這些人生故事激勵我們去連結我們每個人內心的驅動力。」

Photos credit: TACEC 2025

Next
Next

二二八紀念活動:<海的彼端> 電影放映會